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2025年3月28日,中欧学院成功举办企业沙龙活动,以院长创新论坛为核心环节,围绕AI技术与工程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及投资视角下的创新标准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活动汇聚教育界、企业界及投资领域专家,共同探讨未来工程师的培养路径与创新生态建设。

莅临本次沙龙的嘉宾有CM Venture Capital创始人Patrick Berbon;上海总工程师协会理事高陆生;阿基拉科技有限公司总监朱文华;杭州阿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培训运营助理经理卢玢妤;Panthronics AG亚太区副总裁严更真;上海米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仇隽挺;秘珀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嘉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刘晓天;浙江省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合作处郑捷;西部数据有限公司经理梁俊。中欧学院执行院长王勇;法方院长Fabien Pfaender参加了活动。

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院长创新论坛由中欧学院企业关系负责人程彦彦主持,聚焦于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王勇与CM Venture Capital创始人Patrick Berbon进行主题对话。

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王勇院长从中欧学院作为中法合作办学机构的特色出发,阐述了学院在跨文化工程教育中的优势:“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多学科交叉能力及实践创新精神,通过校企合作、国际联合课题等模式,让学生直面真实产业挑战。”针对“创新”对工程师职业发展的意义,他强调:“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维,是未来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创新对工程师职业发展的意义,他强调:“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思维模式的升级。工程师需具备将前沿科技转化为社会价值的能力。”对于本届创新大赛主题“Eyes on the Future”,王勇指出:“AI正重塑工程领域,教育需同步迭代——科研上推动AI与垂直领域结合,学院将通过课程融合、实验室共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AI在智能制造、可持续能源等场景的应用。”

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Patrick Berbon从投资者角度分享见解,介绍了其投资逻辑:“技术可行性、市场潜力及团队执行力是关键。在UTSEUS授课时,我常强调‘设计研发’与‘商业化’同等重要——没有用户的产品只是发明。” 对于创新教育,他建议:“高校应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商业模式设计等实战训练,缩短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路径。”互动环节中,Patrick更对大赛获奖项目表达了投资意向,并给出具体建议。阿基拉科技有限公司总监朱文华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分享了其对投资学生项目的不同观点,激发了相关议题的思维碰撞。

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上海总工程师协会理事高陆生从行业层面分析了创新型工程师的核心素养,提出“技术深度与跨界视野并重”的培养方向。

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阿里云国际教育培训负责人卢玢妤则分享了AI赋能企业创新的实践:“云平台正降低技术应用门槛,未来工程师需兼具AI工具使用能力与行业洞察力。”她提议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人才培养体系。米道科技技术总监仇隽挺也分享了他对于创新驱动的创业实践的深入思考。

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在本次校企合作沙龙的茶歇自由讨论环节,现场氛围轻松而热烈,与会的高校代表与企业嘉宾在畅谈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凝聚共识。校企双方借此深入沟通的契机,发掘合作潜力、共谋创新发展。

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欧学院举办校企合作聚焦AI时代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本次中欧学院校企沙龙进一步明晰了高校的学科优势与科研资源,高校从企业的实际痛点出发,探讨人才输送的优化方向。企业代表在交流中发现了与中欧学院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契合点,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企业通过反馈用人需求,推动高校动态调整培养方略。中欧学院携手合作企业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大舞台”,为校企合作注入更多活力,助力中欧学院高水品国际化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

本文由 美梭教育 作者:admin 发表,其版权均为 美梭教育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美梭教育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2